中国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三大恨”与荣耀北斗
一.九十年代的“三大恨”多与GPS有关:
1.1993年7月,银河号从天津新港出发,驶向伊朗。美国人说掌握确凿证据,指责银河号货轮载有可以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7月23日突然GPS中断,银河号失去方位,在大海中迷失方向,寸步难行。是美国切断了GPS系统,让银河号只能无助的漂泊在公海,随后,美国派出军舰、飞机对银河号跟踪监视。
美国人大度的表示,可以给船上人员提供油料、淡水以及食物补给,被银河号一口回绝,全体船员只能以忍饥挨饿来进行抗议。最终,美国代表上船检查,9月4日,银河号货轮上第628个,即最后一个货箱被检查完毕,没有发现任何化学武器,美方代表扬长而去,拒绝道歉........只将屈辱留给了中国。
2.1994年10月27日,驻山东空军雷达上,陡然出现了200多架飞机,飞行方向由东北至西南。驻青岛某基地紧急起飞了1架苏27和一架歼7前往公海拦截,另起飞了4架其他战机以探虚实,但起飞的战机在空中都没有发现大规模目标。10月30日,南京军区空军雷达上又出现了700多架飞机,飞行轨迹仍是由东北向西南。这次空军只起飞了两架战机升空观察,并在江苏盐城一带发现一个空中目标,但未能确认目标性质。
后来,经过军内外专家18天的努力,终于弄清了对方电子干扰的机理,并做出判断:30日时,仅有一架美国战机入侵我国领空达50公里,飞到了江苏盐城地区上空。仅有一架!美国战机的电子干扰与对GPS的控制,可以轻易让我军的战机全部变成了聋子和瞎子,而且眼前全是幻影,让我们甚至不知道敌人在哪里。
1994年的一年时间,美军飞机到过中国16个城市、自治区,对20多个大中城市军事设施及东南沿海港口的机构、雷达站等重要军事基地实地进行「勘察拍照」,如出入无人之境。
3.1996年台海危机,中国军队展开大规模军演,向距离台湾附近的东海海域发射3枚导弹。第一枚准确命中目标后,美军再度关闭GPS信号,紧接着发射的第二枚和第三枚导弹突然无法追踪,大大偏离了原定的落点范围。随后,美军两艘航母直接驶入台湾海域,我军军演只得草草收场------
中国只有“打落牙齿和血吞”,不是不敢打,是真的打不过.....以美国驶入的独立号航母为例,是福莱斯特级四号舰,搭载有80架各型尖端战机。单单这一艘航母所搭载的先进战机,就已超出了中国的三代机总数。如果再算上另外一艘更大更先进的尼米兹号的舰载机,那么美国对中国的空中优势将是压倒性的。96年的我军装备,无法有效击沉美国的航母,只能任由其在我们家门口游弋,除非赌上所有的海空力量......
看着我们落寞的身影,美国拍拍中国的肩膀,得意的说:这个叫GPS定位,有了GPS定位,精准打击、自动驾驶技术、精密农业、高精度起飞降落和自主巡航才成为现实。但是,记住,GPS是我们家的,给不给你用由我们说了算。
美国,可以随时让我们变成瞎子和聋子。那个时候的世界,是美国人的世界,我们国家虽居联合国五常任理事国位置,但基本上投的都是弃权票。
二.九十年代后不止有“三大恨”,还有更多的忍辱负重:
1.1994年黄海危机,美军追击我军长鲸号潜艇,做出了超过7次模拟射击,试探中国的底线,把航母开到中国渤海湾,竟然把航母战斗群全部裸露在中国的火力覆盖之下,尽情航行后嚣张离去!
2.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用B-2隐形轰炸机精准轰炸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我方三名人员牺牲,数十人受伤。
3.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飞行员王伟为了驱逐美国非法入侵的侦察机而坠海,最终不幸牺牲,而美军飞机毫无损伤的以英雄的姿态返回美国。
90年代是美国的10年,西方世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美国的空气也是香甜的;1993年的“夏令营的较量”引发中国整个教育系统的大辩论,我们仰视日本,尽管他只是美国的殖民地,但日本人,传说从儿童时代就比中国人强。那个时候,我们的GDP仅有4400亿美元,日本的GDP是我们的10倍,4.4万亿美元。我们希望能用40年的时间,在2030年赶上日本,至于美国呢,没人敢和美国去做比较,提都不敢提,这一切,太遥远了。
90年代,是屈辱的10年。美帝以强大的科技和军事实力肆意摧毁我们的信心,每隔2-3年,就会重重的一巴掌,将我们打翻在地,当我们踉跄爬起来时,再挨一巴掌。更让人痛心的是,中国有远见的人、那些提出并建设自己的军工军事以及民用技术和事业的人,受到自己人的排挤和讥讽:搞什么自己的技术和装备啊,买美国的多好啊------等等。有个电视讲座视频,搞军事的局长谈及此痛哭流涕------我从另一个节目上也看到过,商业领域里、民用技术和装备领域里、那时的人搞“自己的东西”承受了多大的压力——不仅有外部的压力,那时我们的技术和装备确实落后人家太多,更重要是来自“自己人”的压力、那些白眼和讥讽,有个商务部的官员谈及此也是忍不住痛哭流涕。那时坚守“走自己路”的人犹如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三.2020年6月23日上午9时43分,伴随着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山呼海啸般的巨响,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北斗组网的最后一颗发射成功,55颗卫星环绕琼宇,剑指苍穹,布阵太空。中国掌握核心技术的卫星导航系统,终于打赢了全球星座部署的收官之战。
北斗项目,意味着强大的中国精度,可实现厘米级的导航定位服务能力,测试精度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北斗项目更是中国创新的全面突破与赶超,我们通过星间链路技术在太空七万公里之间实现了两颗卫星的测距精读达到了厘米级别,可以看清几十公里的一根头发。在短报文功能和三频信号产生的可靠性上,已经超越了美国的GPS。中国技术,再一次领先全球,自强北斗,星耀征程。
几乎在所有的领域,我们都在“咸鱼翻身”——那个曾经创造世界技术领先和文明文化繁荣的民族,再次找回自己的自信,找到自己立足世界的基点,找到自身蕴含的力量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