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与逆全球化——世界是不平的
2019-12-13 17:02:55
  • 0
  • 0
  • 0
  • 0

英国脱欧与逆全球化——世界是不平的

《世界是不平的》是英国人简世勋(Stephen D.King)著的,原书名大概叫《Grave new world》,书面上也印有英文The end of globalization,the return of history,不知它是不是书名。这本书由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发行,北京通州皇家印刷厂2019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在推荐该书的序言《全球化需要新思维》中,《经济学人.商论》总编吴晨说,英国脱欧在局外人看来,是英国人瞎折腾,纯是内耗,但若从全球化的视角去看,脱欧却标志着这一轮高歌猛进的全球化的尾声。这是为什么呢?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启的这一轮全球化中,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最大的推手,制造业的外包、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构建、全球金融的大开放与资本流动加速,营造了全球经济的欣欣向荣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崛起。但是在全球经济大发展的同时,全球化也制造明显的输家,尤其以西方发达市场蓝领阶层为甚,技术、外包和移民带来的工作转移与工资停滞,与精英阶层获得的财富增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英国脱欧的本质,因此是对这一轮全球化受益和责任不均衡所提出的抗议。

《21世纪资本论》指出21世纪全球化面临的最大问题,即仅有经济、市场与金融的全球化,但没有治理的全球化、征税的全球化、转移支付的全球化、对全球化输家的补偿(培训和救济),那么这样的全球化是无法持续的,因为金融资本可以在全球找寻机会,本地市场劳动力的议价能力越来越低,机会与财富的分配日益不均,贫富差距日益拉大,会割裂社会的机理,推动民粹主义抬头,最终葬送全球化的进程。

哦,原来如此,言之成理。

《世界是不平的》一再强调,全球化并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全球化也不是一条单行线,如果无法适应新的全球经济、金融与政治现实,全球化的前景就会混沌不清。我们所面临的世界恰恰如此。

历史上的全球化都曾经面临挑战而停滞甚至反复,究其原因,恰恰是它所塑造的全球化体制和机制无法跟上不断变化的国际经济与政治现实。19世纪工业革命之后的全球化,依靠的是英国的法治和皇家海军的武力来维护的,但这样的秩序面临列强的竞争之后便无法维持,需要用两次世界大战的血腥来解局。“二战”之后的国际经济秩序则依赖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及其背后的武力来背书,此时美国的影响力达到顶峰,福山甚至语言了《历史的终结》。他们都没有看到,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一个更加整合和多元的全球经济格局,以及一个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国内经济格局——都需要现有的体制与机制做出改变。欧元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当政治整合滞后于经济整合的时候,当民族国家的利益与欧盟整体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张力就特别明显。欧元区的整合,恰恰是因为没有统一的银行体系、没有推进统一的政府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南北分化。

当今的全球化正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全球经济多元化的挑战,尤其是新兴市场的崛起,它们对全球化的方向和目标有不同的想法,全球化往哪里去,需要达成新共识;二是全球治理滞后;三是随着全球经济的整合更为深入,经济周期下行时对全球经济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的打击也更为严重,需要有预防与纾困机制。

全球化并没有把世界缩小为地球村,我们距离一个机会、发展与富足都公平的世界还很遥远,但是全球化的确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整体的发展和富足。

在《世界是不平的》序言中,节选了约瑟夫.张伯伦在皇家殖民地学会1897年3月31日年会上的演讲。那时的殖民地,正是第一轮的世界全球化,他说大英帝国不再将殖民地视为附属,占有意识已经让位于亲缘关系,占有意识让位于服务意识。“我们现在感觉到,只有在我们能够证明我们的统治可以为这些人带来幸福与繁荣的情况下,我们对于这些领土的统治才是正当合法的------”(P.7)

毫无疑问,在一开始,征服行动总是伴随着流血事件。“几个世纪以来,野蛮、奴役和迷信笼罩着非洲内部,想要破坏它们,不可能不使用武力------任务重,责任大,但是荣誉同样是无上的:我深信,这个国家的良知与精神会上升到其责任高度,我们也有能力去完成我们的历史与国家品格赋予我们的使命”(P.8)

看待历史,还有这样的视角。那么,看待眼前发生的新一轮的全球化,可以有什么样的视角呢?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