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在21世纪的挑战
2020-01-07 15:54:22
  • 0
  • 0
  • 1
  • 0

全球化在21世纪的挑战

撺掇《世界是不平的》第三部分的要点,以期形成简明的看法:

一、移民

过去的200年表明,移民潮并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也不是乱开枪的边境官可以完全遏制的。打算移民的人和移民目的地国公民的收入差距是有效的刺激因素。P.197

经济学家比大多数人更倾向于认为人是一样的:劳动力市场是一致的。但有时候,这可能是一种无益的简化。谈到移民问题,“人具有普遍性”的想法掩盖了一些关键性的问题。P.201

在欧盟范围内,四项自由(商品、服务、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动)以及《申根协定》界定的共同边界,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提供了最佳示范:得益于劳动力和资本市场有更好的流动性,以及欧盟范围内对社会市场模式(包括对收入欠佳的底层人民的慷慨的福利支持)的共同规范,资源得到了更为有效的配置。叙利亚可能会给这一切带来不利的影响。P.202

叙利亚难民危机虽然令人震惊,但它可能仅仅是大规模移民新时代的一个标志而已。P.210

一项预测表明,到21世纪中叶,可能会有2亿人因为环境变化而迁徙。P.211

技术通常被认为有利于全球化,但事情并非如此。是时候用全新的甚至是怀疑的眼光来看待新技术了。P.213

二、技术

不是出口和进口之间,而是投资和治理之间的交流——创造了一种良性循环,引发了一场新兴市场革命。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出现了与西方经济融合的萌芽。2010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已经升至美国的25%,美国人的收入水平也远高于20世纪50年代的水平。如果说19世纪的技术是强大的分裂者(由于工业集中),20世纪后期的技术就是伟大的统一者(由于全球供应链)。这是自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较贫困的地区有机会赶上富裕的地区。P.221

因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提高而导致的“回岸”可能会导致经济和金融壁垒的重建:届时,各国政府可能会将自己变为经济意义上的“封闭式社区”。技术或许有助于消除边界,但是它同样能让这些边界得以重建。P.222

事实证明观众更喜欢那些可能会强化种族与文化偏见的节目。在许多方面,强化技术使得偏见能力发展迅速。P.224

社交媒体不仅让主流政客无能为力,它还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姑且称为)“破坏性”的政客能够迅速掌握有力的话语权。P.226

随着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反对默克尔对叙利亚难民危机的宽容态度,她的政治遗产到2016年已经面临崩溃的危险。大多数“破坏者”的共同特征是透明都反对全球化。特朗普公开反对自由贸易,承诺在美国和墨西哥之间建一堵墙,发誓要阻止更多多的穆斯林进入美国,并采取一种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来与中国进行贸易。这些人通过反对既定秩序来获得支持——他们通过运用技术来培育这种支持,而这些技术却一度似乎让全球化不可避免。全球化最终取决于人们的决定,而不是技术所建立的联系。P.227

技术使消费者不会再对自己有权挑拣的世界有什么看法了:然而事实上,他的一些选择其实是一种由政治说客、广告商和计算机怪才混合而成的算法决定的。P.228

通过更精确的定位可能的消费者,数字广告可以既有效又便宜。P.229

“量身定做的投票”的结果便是绝大多数选民——那些一直有着强烈党派忠诚的选民——最终被忽略了。因此,如果一个民粹主义政党或一个有魅力的政治家向他们承诺一些主流政党根本不愿意做的事情,他们中的某些人会弃船而去也就不足为奇了。没有人永远喜欢被忽视。P.230

最终在哪里安排生产设施取决于分散因素和聚集因素之间的权衡。P.231

由于新技术的出现,19世纪产生设施集群模式可能正在回归。计算机的普及使人们能够专注于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领域。结果便是“就业两极分化”:劳动力市场的中间部分被掏空,而高收入和低收入的工作岗位却增加了。P.232

工厂可能根本不需要工人,除了一个负责喂养看门狗的家伙。这种模式的影响将是深远的,生产将会越来越多的“回岸”。科技也许能让我们更容易的观察世界其他地方,却不能保证世界会因此变得更团结。P.233

三、货币:贬值

保证跨境资本自由流动的同时又要实现稳定的汇率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是不可能的。这三者根本不能同时实现。P.239

20世纪80年代的政策协作实验。美国贝克就职向外汇市场释放了一个信号:美国不再满意于美元的持续走强。市场不能再靠自己的机制运作了。P.240

缺乏协作的后全球化金融危机时代。在其他地方,国家和地区为了实现各自的经济目标而独立行事。然而,他们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把责任推卸给别人。没人愿意承认这个事实:每个国家表面上好像不会走20世纪30年代“以邻为壑”的货币贬值的路。但是,随着一个接一个央行启动了印钞机,人们越来越难以用其他方式来解释量化宽松曾策。P.245

货币政策在不知不觉间成了各国最终发动金融战争的一种机制。P.246

2011年20国集团伦敦峰会的精神病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中国还在坚持履行这个任务。如果各国成功的履行了各自的职责,它们的收支平衡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P.248

在缺乏国际政策协作,同时各国财政部长也不愿意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使用财政政策的情况下,即使在零利率的情况下,各国依然试图使用货币政策解决所有的经济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P.250

当每个国家都试图从不景气的全球经济蛋糕中分走更大的份额时,货币政策越来越可能沦为“以邻为壑”的工具。然而,与20世纪30年代不同的是,这种新的“保护主义”措施针对都是直奔市场,而不是商品和服务。P.251

货币的波动会对国际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财政状况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现代,这是国家和地区将问题转移到其他地方的一种方式。P.253

随着储备货币的激增,越来越多的国家想要让情况变为“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化道阻且长。P.255

自全球化金融危机以来,利率一直处于或逐渐低于零的水平。在负利率与量化宽松的世界中,最明显的“赢家”就是政府本身。P.257

有人提出废除纸币和硬币以实行负利率,它的一个明显的坏处是,政府和央行可以随意的动用人民的银行账户,将负利率作为一种技术性方式来替代财产税,惩罚那些在不景气的日子里紧抓储蓄不放的人。然而,央行实验活动的最大输家正是国际资本主义本身。随着各国央行选择购买越来越丰富的资产以稳定整个金融体系,资本配置可能会恶化: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正在一点一点被瓦解。2008年的金融危机暴露了金融家与纳税人利益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为了拯救全球金融系统,国家纳税人——大多数没有做错任何事——不得不掏空自己的钱包来为全球金融机构纾困。P.258-259

纵观历史,金钱从来都不是“中立”的:它被利用、被滥用、被“剪掉”、被“剥削”、被伪造、被印刷。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政策制定者发现,货币能够有效的将经济调整的负担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P.261

【读者感言】货币政策和金融分析,不是这个专业的人恐怕难以真正理解其所言。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