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动力是什么?
2018-06-13 14:26:48
  • 0
  • 0
  • 0
  • 0

学习的动力是什么?

鉴于下述事实,我决定稍稍改变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结构:

1.在过去的两节课上,开展的《“学习”辩论会》的主题由原来的述说自己的学习演变为“用实例说明自己在学习上的三个长处(优点)”,而述说自己的学习用了四五节课,其中两节的主题是“10年后或20年后的你坐在教室里,如何看待你现在的学习状况?”。恰巧的是,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就是给2035年的参加高考的人写一封信,这封信写好后被封在“时光瓶”里到2035年的时候打开。显然,在过去几十年里,我所组织的教学活动,都极具教育意义和现实对学生的指导意义。如果我在群体中起主要作用,早就将学校、至少将我带的班,带成一流的、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学业良好、行为和学习生活习惯良好的群体了,遗憾的是被那些不知道好歹的饭桶(他们自己不知道怎么做却极力打压懂行的人)拒斥。

2.上周,我从微信文里得知,山东省某市的初三学生,经常在班里考第二名的学生将一直在班里考第一名的学生杀死了,原因竟然是因为学习——据称,杀人者警告过考第一名的学生“如果你再考第一,我就杀了你”为此,被恫吓者还将之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也找经常考第二名的男生谈话了。但,不幸的是,初三最后一次考试,那个考第一名的依旧考了第一,经常考第二名的依旧考了第二,结果在知道了考试结果、考第一名的男生从三楼的教室走到一楼的时候,在楼梯口被等待在一楼的考第二名的男生掏出刀子,给捅死了。

3.即便让学生在学习上夸奖自己,让其他同学也只能找演说者在学习上的长处,但依旧有不少学生“羞于”表达展示自己。课堂上的“辩论会”很少有时候能形成学生之间基于认知和情感的不同而发生摩擦“碰撞”的,流于形式的“辩论会”提醒我应该找另一个视角和切入点。虽然教师不能一味的“迁就”学生、当学生退缩的时候教师在教学方式的组织上也跟着退缩,但毕竟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只有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才是好的内容和方式。

简介了教学内容及活动方式之后,我板书:

1.为了谁而学习?——为自己还是为他人?

2.学习的动力来源是什么?——他人、自己或学习内容、方式?

3.说自己,说他人,或就实例表达自己的看法。

改变此前让学生一列一列依次登台演说的方式,改为:哪个同学有想法就登台表达。

——学生的表现是:他们热烈的讨论,虽然我一再提示讲话时全班只能有一个人,不能同时有两个人讲,但,争论到激烈处学生往往不自觉的就有两个以上的学生同时站起来大声“争吵”,且面红耳赤情绪激动。有个班里的一个男孩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后,竟然有班干部扬言要“揍他!”,我表示:我们一再强调,你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赞成说赞成的理由,反对说反对的理由,但不能不让人发表意见。

——有的班,到下课了,学生依旧就所争论的问题继续争论,完全不管下课了还是没下课。

——争论的内容,由于由学生而出,大多触及实际,如学习玩游戏等等,不好好学习以后捡拾垃圾过活等等------这些论题激荡得学生热情高涨。

——但,有的班里只有屈指可数的学生主动登台演说(在台下响应的很多),这昭示“流于形式的依次登台演说”问题又回来了。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