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的惊现(1)
2018-06-15 11:20:02
  • 0
  • 0
  • 0
  • 0

意义的惊现(1)

Vip-6699-活到老学到老(1955810795)2018年6月15日悦享《意义的惊现》,作者:阿利斯特.麦格拉思[英国],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发行、上海叶大印务发展有限公司印刷2014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P.1-特此见证,感谢坚持读.

科学有它的局限和边界,而这促使我们寻求更超越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否定万事万物背后存在一种更隐秘秩序的现代思想,把人引向一种肤浅的“失足的无神论”---信仰让我们能够透过世界,看到超越物质之外的领域,而那正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和追寻所指向的万事万物终极的、真正的意义。在信仰中,终极价值和意义蓦然“惊现”P.序言3

如今的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感叹信仰的缺失,一方面又深受自然主义的影响,很多时候对基督教信仰的拒斥都以科学至上思想为前设。因此,虽然“新无神论”在中国似乎还没有像在西方那样热门和有影响力,但对麦氏“新无神论”和传统无神论背后共同自然主义哲学基础和信仰的批判,对中国知识分子的信仰思辨一定有理性上的帮助和参考价值。P.序言5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人类一直充满求知的渴望渴望明白出现在生活各个层面的无数谜团和不解之事。P.3

我们渴望发现事物的意义,渴望看到那幅更大的图景,渴望认识那更宏大的故事。P.4

很多人难以接受世界是虚空的这种观念,因为如果这个世界没有意义,我们的生命也就不再有价值。

对于某些人来说,事实上并不存在任何更伟大的图景,不存在意义,不存在整个宇宙更深层的实质。---科学也让我们看到一切事物并没有更深的意义,可以与整个宇宙联系起来,宇宙“并不存在设计、目的或善恶,它只有毫无情感的盲目和漠然”(理查德.道金斯)P.6

道金斯似乎是用一种先入为主的无神论意识形态来看待科学,而不是将科学看作一种帮助我们更深认识世界的工具。自然科学的思想活力在于它能够作出一些解释,与此同时却不必提供所有解释。科学无法回答关于生命意义的问题,我们也不应该寄于它这样的期望,更没有理由强迫去达成这样的目标。---关于生命意义的问题是形而上学的,而非经验式的。P.7

当理查德.道金斯说“科学方法无法对哪些事物属于伦理范畴作出认定”时,他无疑是正确的。然而,这种宣称必须看作是一种对科学局限性的宣告,而不是对道德可能性的挑战。科学无法揭示道德价值的事实,这只能让我们在这条求知道路上继续前行,在其他领域中寻找答案,而不是宣称这种求索不当且无益,因为科学显然不具备道德性。P.8

基督教的信心(读者注:指上帝)是一种复杂的思想,它远胜于仅仅宣称或相信某些事物的真实性。P.9

信心与理性并不矛盾,因着上帝那可喜乐的救恩,我们脱离了人类理性的冷漠和逻辑的僵化,从而让我们的信心超越理性。在信心中我们才发现靠自己无法测透的人生意义,并为此感到惊喜。---上帝的应许之地真实存在,但却并非我们肉眼所及,而是存在于人类视野之外。信心的视野一经获得,就给了我们一个看待世界的全新视角,我们因此得以在事物更大的格局中,发现自己存在的意义。P.10

【悦享见证,心得感悟】前几日读《宇宙的结构》中,作者开头就说:如果没有对“你所有的思考和分析是否使你确信生命值得存在”得到答案,就没有必要读该书中论及的那些知识和实验,它是说,人首先应该获得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观念,然后研究分析现实世界、分析研究科学实验和宇宙才有意义,否则就没必要。的确,人做事都是有目的的,没目的就毫无意义、毫无价值。但,目的或观念性的东西,也都不是先验存在的;本书的宗旨——即探索的问题即是“科学、信仰以及如何理解事物的意义”。我属于一般意义上理解的那种“无神论者”,对于终极意义的追寻,大抵依旧是自然主义的归属,不同于本书作者的基督教信仰。

前些时读荣格的《自我与自性》,他也是基督教信仰的。我的信仰为何?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我”跟世界跟宇宙的关系是统一的或者说是合一的,这大抵是我们的传统“天人合一”观念和哲学的具体表现吧。庄子说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其中的“至人”即是“天人合一”之人,与万物同化,因而使得“自己”不存在了,个人意识自然也不存在——或者说无须存在了。这种观念尽管看起来很豁达,但或许正如胡适所言的,其实它非常极端。以此推演,儒家思想里的东西,如“楚人之箭楚人得之”不为失去,那么“人之箭人得之”就显得更有魄力更豁达。如此,就“天下大同”了。

这种乌托邦思想,依旧不能解我们的思想之困。诸位看官如何看待呢?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