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篇关于教育的微信文及我的《教育进步与社会进步》
2021-03-04 14:59:19
  • 0
  • 0
  • 0
  • 0

三篇关于教育的微信文及我的教育进步与社会进步

一.三篇关于教育的微信文

1.《“别怪我瞧不起你,你爸一个月挣多少钱?”》

本文来自公众号《壹学者》,而它又转自《南风窗 》作者李淳风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第二中学的一名肖姓班主任,这几日红遍大江南北。走红的原因,是她那颇具现实主义冲击力的言论。

她在班上对着学生说:

“以往送到我班里的学生,全都是家里当官的,要不就是家里条件特别好,事业单位的。”

“你妈妈一个月挣多少钱啊?啊?你妈妈一个月挣多少钱啊?别怪我瞧不起你我告诉你!”

“xxx的妈妈一年挣的钱,都比你妈妈五十年挣得多,你们素质是一样的吗?你们能一样吗?你反思一下你们的家长有多少素质?”

2月25日,天津市津南区教育局称,该教师已被停职。区教育局成立调查组,对网传情况开展调查。

2021年2月25日津南市津南区教育局情况通报

在今天听这样的话,人人都会生气,我也难免。不过单纯生气没有意义,有必要好好地理一理个中门道。

我们那时候

先做一点善意的假设:

我们听到的录音,只有以上短短几句,不知上下语境,老师不会一上来就如此激动,肯定有一个渐进过程,前面是如何被惹火的,也很重要。老师可能怀有激励动机,意思是说,你们的爸妈不比别人的爸妈,拼爹拼不过人家,唯有努力学习一途。

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假设呢?

其一,我对老师,一直是怀揣敬意,对于教过自己的老师,恩情感念于心。就个人狭隘经验观之,绝大部分老师都是纯粹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其二,我当学生的时候,听到过更加难听的训斥。初中的数学老师也是一名女老师,有一次因为某个女同学实在不成器,她在愤怒的训斥中冒出来一句:“不好好学习将来干什么?当妓女长得又不够好看!”

这话今天听来绝对不可忍受,此事倘若发生在互联网舆论发达的今天,料无生还之望。

不过在当时,1990年代中期,同学们只知老师很愤怒,却并没有受到侮辱的感受。因为当时社会风气败坏,当妓女不是什么新鲜事。绝大部分同学来自农村,贫寒是共同特点,也不觉得谁被歧视。

那时的老师,本身学历不高,收入很低,每一个人都是俗人。那时我们那里的中学生,大部分在今天的标准下都是“混蛋”,这话不为过。所以对付“混蛋”,就要用俗人的方式。

我还记得我们班主任,一位男老师,甚至跟班上一位最大的“混蛋”在课堂上邀约,到操场上去决斗。至于在课堂上动手就打,老师与学生你来我往大战几个回合,更是常有的事情。

最极端的一次,是物理老师和一名男同学在走廊上发生冲突,该男同学竟然伸手一把抓住老师下体,死死不放,费了好大的劲才劝解开来。老师当时自然极为愤怒,但他竟然克制住了。

当时的情况就是,循循善诱只对少部分人有效。

而我想起来依然比较佩服当时的老师们的是,那些罚站的,挨巴掌的,“出去单挑”的,大多是家庭背景相对比较好的学生,比如小学校长的儿子,包工头的儿子——那时的包工头可是致富榜样,以及县城里有钱的商人的儿子。农村穷人家的孩子挨骂不少,但挨打不多。

当时的家长,不管贫富,对老师都是一句话:不听话你就给我打死他,打死了不追究。确实,挨了打的,也没有家长来追究。

我上小学和初中的时代,就家乡的环境而言,还算不上一个文明社会,文明社会之发育,有待于教育的发展。

故而一大批的俗人老师,对于教育的执着,就像拿着鞭子把社会向着文明的方向上抽。那时除了大政治家,就只有老师知道教育是为了什么。

教育,是为了让我们这些“混蛋”,变成能够自立的人,能够明辨是非的人,能够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人。

听上去是不是感觉有点太说教?等我分享一下几个例子,你可能会改变看法。

第一个,我初中毕业后不久,就听说班上那个包工头的儿子因为在街上拿斧子砍人,进了监狱;

第二个,班主任下战书出去操场“单挑”的那位,也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因为杀了人而被枪决;

第三个,一位学习成绩不好但品行不坏的男同学,因为打群架打死了人而跑路;

第四个,当时班上一位长得非常好看的女同学,后来的确是当了妓女。

今日观之,我的那些老师们,似乎个个都是武行出身,但我至今依然深爱他们。

今天不一样

世易时移,今天不一样了。

我们这一代“混蛋”,已经成长为家长。除了少数被毙了的,跑了的,沦落风尘的,坐过牢的,因为家里有钱而一切都无所谓的,大部分人,到最后还是发现,当时老师是真的爱我们。

回想起来,很多人会觉得,倘若没有老师们动辄罚站、扇巴掌、动拳头,今天的自己可能不知身处何所。

我认为,正是因为这样的感念,一方面让我们这代人终于成为了文明社会的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让我们这代人,空前地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1990年代,众所周知,是一个理想主义沉沦的时代,是一个金钱至上的观念不断发酵的时代。它的特征在于,金钱成为了衡量一切的标尺。“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学者、官员纷纷下海,商业法则成为了社会的统治规则,到今天依然如此。

所以,一方面,怀着对我所经历的那些纯粹的、极不容易的老师们的敬意,我做了前面那个善意假设,而且希望这位肖老师本意的确如此。

另一方面,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肖老师纵然旨在启发,但把家长收入多少,当官的和事业单位的,与“有多少素质”构建起因果关系,则我虽愚钝,不敢苟同。

今天的孩子们,在文明素质上,相差不大,所谓差距,基本上是个性区别。如果老师们抱着纯粹的教育之心来看待学生,那么他们的问题,主要就是个性问题,而不是文明落差的问题。

当然,如果你要考虑其他因素,那就另当别论。

什么是“其他因素”呢?比如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怎么样,他或她的爸爸妈妈是当官的、事业单位的、经商的还是打工的,他们开什么车,三轮还是四轮,四轮的是什么品牌……

这样的老师也是俗人,新时代俗人。常言道“俗不可耐”,而我认为,可不可耐,关键在于俗的程度。

俗,一般化来说,就是一般化,不可耐的情形,是超越一般化。这也不好从理论上解释,我还是以中国人的习惯来思维,举例子。

比如我的一位朋友,孩子要上小学,而小学要面试,学校问孩子的一个非常扎眼的问题就是:你爸爸开什么车?

他爸爸不开车,但却是知识精英。

因此,我对肖老师的善意假设,其实代入的背景是1990年代,而不是今天。代入1990年代,这样说话一点也不出格;代入今天,那就是揭秘规则了。

什么规则呢?金钱规则。今天的教育,最为糟糕的问题在于,金钱规则在许多学校成为了统治性规则。

统治性规则,一般理解,就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谁给我发工资,我就为谁的利益着想。

就老师而言,传统时代的家庭教师,称为“西席”,对应的东家,追求的是老师好好教孩子做人、做学问,所以他们一切忠于东家。请注意,当时的家庭教师之所以别无它想,是因为东家给他开的工资就是一切利益来源,这是他的动力,如果你不好好干,下个月可能就扫地出门。

今天不一样。

咸水沽第二中学,是一所公办学校。公办学校的教师薪水,是从财政支付。

今天的情形是,一切从财政支付的待遇,都可以视为理所当然,它不是对工作成效的肯定,而是无论干得怎么样,只要还没有被开除,就是必得的。

既然必得,就不可能是一种动力来源。我们每天都呼吸空气,空气是生命之源,然而谁真正在乎空气呢?

只要是个老师,这部分是必得的,那么就可以把它放到一边,当作一种社会福利。如果寄希望于更多的收入,就要看教的是什么样的学生,他们有个什么样的家长。

市场规则进入校园了。“你爸爸一个月挣多少钱”就变得很重要了。

录音都是公开的,我们仔细听听,从语气中大概也能判断说话者的心理活动。我听了之后的感觉是,这是我20年前在北京求学的时候,公交车上经常发生的争论模式。

真不容易,20年前公交车上的问题,搬到了今天的中学校园,多么排除万难的一次迁移啊。

孔子束修

我的同事,正在调查那些数十年如一日的民办教师的生活情况,这些人,真是生活悲惨。

这得回到30年前了,我上小学的时候,那时我们村里的老师,只有一个,陈老师。我们的学校,是宗族祠堂,把祖宗牌位搬走,正厅让出来给孩子们上课,想必祖宗也是愿意的。

学前班、一年级、二年级,都在同一个大厅,每个年级,只是其中一个组,每组约有五六人。老师给这个年级上课,其它年级自习,或者做作业,依次轮换。

我们这个老师是个民办教师,除了给我们上课,语文数学绘画体育,三个年级一肩挑,他下班之后还要回家务农,犁田、耙田、插秧、耘田、收割。他一个月的报酬只有几十块钱,到了期终,还给我们每个年级考试前三名的学生发奖金,我年年得奖。

今天想起来,真是愧对恩师。

每个年级只有5个人,第一名奖励3元,我年年获奖。然则这3元钱,老师自掏腰包的钱,我真的配得上么?

惭惶无地。

什么是老师?中国的老师,起源就是孔子。

孔子教年轻人做学问,他自己也要生活,所以也要有报酬,他定下来的报酬是“束修”——十块腊肉。

这个门槛非常低了,只要交十块腊肉,不管你是什么出身,爸爸妈妈是当官还是事业单位的,都不存在素质差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可以接受,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坦白说,我觉得,自己是受益于孔子遗风的最后一代人。

孔子说,你什么出身不重要。他的弟子里很多姓颜的,比如颜回,那都是属于奴隶阶层的人。

孔子说,你爸爸多大官不重要。比如孟懿子,孟孙宗祖,他问孝,老孔很认真地回答他:不要乱来。

我想郑重地对读者们——很多都是90后00后的年轻人——说一句,你爸爸妈妈做什么不要紧,你的未来,在你自己手中。

2.《北京四中原校长:好教育的基本前提是促进人的本能发展

该文是公众号《 青少年心理与教育》 的一篇,它又转自公众号《思维智汇》。

与生俱来的能力对其一生的生存和生活极其重要。我们要想想,在未来一个许许多多的人都拥有了文凭或证书的社会里,怎样才能让已经长大了的孩子仍具有存在的价值。

首先说明,我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我相信,高等动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不仅会将与生物性状有关的基因保留下来,也会把一些驱动其固有行为的基因保存下来并遗传给后代,这些基因关乎生物个体的生存,关乎种群的延续。

由于这个原因所产生的行为,我想就叫做本能。本能增加了生物个体存活的可能性。这些是我个人粗浅的、非专业的理解。

我描述一个情景,相信大家都曾见过或能想象出来:一个小孩摔倒了,他会抬起头看着爸爸妈妈,也许会哭,也许不哭。这时,大人常会赶紧过去把他扶起来,也许还会抱抱,拍拍,亲亲,哄哄,抚慰一番。

我看到这样的情景时总会想,这个小孩在过去的生活中经历了什么?小孩在地上不自己起来,望着大人,盼望着大人来把他扶起来,这个场景很可能折射出了他过去的生活:在过去他每次摔倒时,只要大人在身边,一定会赶忙过去扶起他,也许会抱抱,拍拍,亲亲,哄哄,抚慰一番。

如果小孩摔倒时,大人没在身边又会怎样呢?我见过许多这样的场景:一群小孩子追逐嬉戏,有孩子摔倒了,只要不是特别严重,他都会很快自己爬起来,接着和伙伴们一起玩。我每天中午都要看孩子们撒欢儿似的追跑玩耍,在操场上,或在草地上,边追跑边喊叫,摔倒了,爬起来接着跑,接着玩,接着喊,接着笑,开心极了。

他们之所以能自己爬起来,只因为家长不在身边。还有时候孩子们疯玩完了安静下来之后,才发现玩时摔伤了,有些地方擦伤了皮肤,这时才感到疼痛,但只要家长不在身边,孩子就很少哭,似乎受伤根本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如果家长在孩子身边,看到孩子受伤了,那问题可能就严重了。我也见过有些家长这样的做法:看到孩子摔倒了,故意不过去扶,哪怕是孩子在地上哭也不去扶,最后孩子没办法,只能自己站起来。当然这之后少不了家长对孩子的赞赏和鼓励。

我们从草原动物生活的纪录片中看到这样的场景:食草类动物刚刚生下来,它必须在几分钟内自己站立起来,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奔跑,否则它就会成为食肉动物的口中餐。它要想生存,就必须自己站起来。

这最初的几分钟里在它的身体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不得而知,但我肯定的是,在短短的时间里,它从颤颤巍巍勉强站起来到能够快速奔跑,体内一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己站起来,这就是成长。这最初的短短的时间一定是它生命中发育最快的阶段。它如不这样做就会被种群淘汰。

摔倒了,自己站起来,这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人也不例外。我想表达的是,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由于我们成年人的原因,我们的下一代正在失去他们与生俱来的能力。

我认为,凡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一定都是对其一生的生存和生活极其重要的。然而我们正在用一些技能的重复训练消磨掉孩子本身所具有的能力。我们让他们失去了这些能力,又在后续的教育中去重新去培养这些能力,而很多时候我们后续的教育和培养都是徒劳的努力。

我相信这样的科学逻辑:因为生物个体的存在是种群延续的前提,所以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如果某种能力对于种群的延续至关重要,这种能力一定会通过遗传在种群中得以保存。孩子摔倒自己爬起来,说明孩子天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自立能力,或者说,孩子会自己发展出这样的自理能力,这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

尽管由于人类大脑发育的特殊性,人类在这方面能力的发育和成熟要比其他动物晚的多和慢的多,但这种能力发育的物质基础一定存在。

可我们成年人总认为孩子小,总认为他们离不开大人,总认为孩子必须靠家长照顾,以致使孩子越来越依赖家长,而家长也越来越多的干预孩子的生活和成长。孩子独立性的丧失说明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重新看到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

孩子还具有哪些与生俱来的能力呢?我对此有过较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1

孩子天生爱学习,也会学习

我的一位同事赞成这个观点。她说曾看过一个实验研究的视频,实验者把一个钟表给婴儿,让婴儿拿着看并聆听钟表的滴答声。后来实验者把真的钟表换成一张钟表的画,结果看到婴儿把画贴在耳边聆听。显然,婴儿已经通过学习建立起了这个形状的东西(钟表)与滴答声之间的联系。

如果说孩子天生爱学习,后来不爱学习了,那一定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同样,孩子开始时爱上学,后来不爱上学了,那说明学校教育出了问题。

一位母亲曾谈起小孩学钢琴的经历。孩子想学钢琴,母亲给她报了钢琴班。但上了几次课就不爱学了。为什么呢?因为老师教的是考级的课程,孩子觉得没意思。这位母亲和老师商量,说孩子将来不考级,我们不学这个课程行不行?我们要让孩子真正感受到钢琴的艺术美?结果,老师换了教材,改变了教法,孩子又重新开始学钢琴。

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好,家庭教育也好,追求功利是让孩子产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孩子爱学习,但反感考试。我曾遇到过不少因反感考试而厌学的孩子。

2

孩子天生爱劳动(这里所指的是体力劳动)。

孩子不认为劳动是吃苦,相反,他们认为劳动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因为孩子本身就有肢体活动和神经发育的生理需求。如果孩子不爱劳动,厌恶劳动,那一定是受了大人的不良影响,是成年人扭曲了孩子的价值观。

在我们学校,小学生居家学习期间都学会了做饭。我逐一观看了每个孩子做饭的视频,发现他们做饭时都显得特别快乐,特别高兴。只有我们一些成年人才认为劳动不快乐,是受苦。所以在不少家庭中,劳动的快乐往往是被剥夺的。

当然,我承认有些劳动的确很辛苦。我和家长讲,从小爱做家务的孩子,会做家务的孩子,将来上中学后做实验动手能力一定强,一些家长听了这个之后开始重视让孩子做家务了。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体力劳动是生存的必要,好逸恶劳是人类社会文化中的糟粕,是反生物进化的,是一些成年人扭曲的价值观。

在我们学校,家政课总是孩子特别喜欢的,他们把自己做的月饼、饼干、披萨等带回家和爸爸妈妈分享,很是开心。学校每次安排外出劳动实践活动,孩子们都很兴奋,比如挖红薯、刨花生、拔萝卜、种蔬菜,他们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时,更显得高兴。爱劳动是人的本能。

3

孩子天生会交往,会交朋友,也乐于交朋友。

孩子天生会交往,或者说孩子天生具有领导力。人类之所以发展到今天成为这个星球的主宰,重要的原因是在生存过程中,人类个体之间能结成更加紧密的联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不合群不善交往的个体是很难存活的。

我们从纪录片中看到,落单的食草动物常常会成为食肉动物猎取的目标。人的社会性和社会能力与生俱来。当然,由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比其他物种更为复杂,并形成了一套文化传统和道德规范。

总体上讲,我认为,不爱交朋友、不会交朋友、不想交朋友的孩子,是受了不良的家庭教育的影响。大人这方面如有问题,那可能是受大人的大人的影响。这样的人缺少很多人间的幸福。

有一天我看到几个小孩子蹲在地上,小脑袋攒在一起,不知道他们在搞些什么。我很好奇,就走近去看。其实很简单,他们捡来一些树叶,用小石块砸树叶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自然形成了分工,有的负责捡来小石块,有的负责捡来树叶,他们配合的很自然,乐此不疲。

这其中的乐趣也许我们大人无法理解。我们常认为孩子在做无用的事情,是在浪费时间。其实,孩子的社会性就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发展的。

我们有些家长可能认为,孩子干这个能学到什么呢?于是他们更喜欢把孩子关在家里,学算数,学乐器,学认字,背诗歌,他们认为这样才能开发孩子的智力,总认为他们应当学一些我们大人认为有用的东西或技能。

其实,人类的智力首先是通过社会交往得到开发的。让孩子脱离社会,脱离群体生活,他们社会性能力就很难得到发展。如果家长对孩子再有些社会交往方面的不正确的影响,孩子将来在这方面的发展就可能出问题。

4

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心,具有探究的欲望

遗憾的是,有不少孩子天生的好奇心被家长有意或无意地泯灭。比如,孩子对某件事情或某个东西感到好奇,常会连续追问几个为什么,这常让家长很不耐烦。如果孩子有几次感觉到家长不耐烦,问问题的好奇心就会逐渐减弱。有时候我们看到小孩子爱拆东西,如拆毁玩具等。

在很多时候,孩子都是出于好奇,而非有意破坏。这时候如果家长勃然大怒,训斥孩子,甚至施以暴力,孩子探究的欲望也会逐渐消失。

不过,的确有些“熊孩子”会有意毁坏公共设施和他人财产,这多数情况不是出于好奇,而是缺少必要的管教。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熊孩子”一般都不是特别年幼的孩子,他们本应该在家长管教下具有一定的行为约束能力,但家长对他们却过度的纵容。

今天很多家长都愿意让孩子按照大人的意愿发展,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当孩子的兴趣与家长的期望不一致时,多数家长会想方设法地让孩子服从大人的意志,有时甚至会强迫,由此造成家长与孩子关系紧张情感对立的事例屡见不鲜。不少家长认为,得到好成绩考上好学校才是孩子的头等大事甚至是终身大事,等考完学再发展兴趣去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也不迟。

其实这是误区。兴趣的产生是大脑发育的结果。很多情况表明,过了这个发展阶段,兴趣就会减弱或消失。

如果孩子的兴趣与升学考试的课程不一致怎么办?这是很多家长感到困惑的问题。

我个人的建议是,只要孩子的兴趣是正常的、健康的,就应当鼓励孩子自主发展。道理很简单,考学是人生一个阶段要做的事情,而兴趣则是陪伴人整个一生的。没有兴趣的人生是索然无味的人生。当学历证书成为许多人的共性以后,兴趣和特长就成为一个人社会存在的价值。如果你有了独特的社会价值,也就不存在了和别人的竞争。

今天,我们的教育中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其实,我要说,人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创造是人的本能。如果你不承认这一点,你就无法理解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的逻辑起点。不少家长和教师常常以为,没有知识就谈不上创造。

其实这个逻辑应当反过来,不是有了知识才能创造,而是创造才能产生知识。学习中的探究就属于创造。通过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我们过去做过一项教改实验,提出了若干理论前提假设,其中第一条就是:创造是人的精神需求(这个观点的另一种表述是:创造使人感到幸福)。

好奇心、创造欲望及一定的创造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创造力需要保护和激发。任何人在其痴迷的领域中都可能是天才。我们应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兴趣领域,制定多样化的、符合其个性特征的教育计划。

忽视个性差异、强迫学生按照统一的既定方式和途径发展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生活中扼杀孩子创造力的事情太多了。孩子创新的想法在我们很多家庭中都难以得到理解和支持。如果我们认为孩子天生具有创造能力,而孩子经过我们的教育后失去了创造能力,那肯定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孩子从来就不是“一张白纸”,他们还具有许多与生俱来的能力。

比如,善解人意是孩子的本能(共情是人类的本能),孩子很小时候就能读懂大人的喜怒哀乐,能够理解别人,如果孩子过于自我,过于任性,那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规则意识也是孩子的本能,孩子做游戏时都会自动遵守游戏规则,甚至会创造规则或公约大家共同遵守,不遵守规则的孩子没有人愿意和TA玩,TA就无法融入群体,融入社会。如果孩子随着年龄增长没有了规则认识,那一定是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比如,责任感也是孩子的本能,孩子天生就会呵护小动物,同情弱小,如果孩子长大了缺少责任感,缺少人性,缺少同情心,那需要反思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要从家长身上查找原因;

喜爱运动是孩子的本能,这是人的身体和大脑发育的需求,如果孩子没有了运动的习惯,不喜欢运动,成为“沙发土豆”,说明我们的教育是不成功的,等等。

有许多学校校长教师都感到,今天学校教育有很多工作,都是在弥补家庭教育造成的缺失,或是在纠正家庭教育造成的偏差和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不是学习知识的问题,主要是在人格、不良习惯和社会性缺陷等方面的问题。我可以说,孩子身上的许多问题都出在我们成人身上。

什么是好教育?

多方协力促进孩子的本能的发展

如果说,孩子天生就具有这么多的能力,是不是就不需要教育了?恰恰相反!尤其是家庭,对下一代的教育有永远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常和家长讨论一个问题:孩子进同一所学校上学,在同一个班里学习,教课的是同样的老师,学习的是同样的课程,参加的是同样的活动,也就是说,在学校的学习经历几乎相同,但为什么10年、20年、30年后的发展有那么大的差异?这恐怕只能从孩子的家庭来查找原因。

许多家长送孩子来学校时都习惯说,孩子交给你们了。抱有这样想法的家长,家庭教育常常会出现问题。

作为教育者,教师尤其是家长,我们有责任精心呵护孩子的天性,发展他们基于遗传带来的各种能力;我们有责任为孩子打开更宽广的视野,让他们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产生更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我们有责任对于孩子身上表现出的创新和开拓精神给予情感上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在创造过程中享受到快乐与幸福;我们有责任培养孩子善良的人性和利他的精神,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自然而和谐地融入社会;

我们有责任引导孩子,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他们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等等,当然,我们更要细心地察觉,及时有效地对孩子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干预和矫正。

孩子尽管从遗传中得到许多宝贵的天性和本能,但是,正如哲学家萨瓦特尔所讲:“……丰满的人性,向来都不是由简单的生物学基因编程所决定:……我们是为成为人类而出生的。生物学上的人类定义之后,还需要加以确认——靠自身努力和与他人相处的关系来赢得第二次诞生,并以此确认第一次生命的意义。我们本该生而为人,但却只有依靠他人人性的感染和我们自己不断取得的进步,才能成为真正的人。人类的本质有时是靠自然的生发,有时则是靠用心雕琢……成为完整的人,永远都是一门艺术。”

人是会主动追求幸福的动物(当然,人类对幸福内涵的理解要比其他动物丰富而深刻的多)。顺应天性或发挥本能的行为会使人感到幸福。

顺应天性和促进人的本能的发展就是遵循人的成长规律,这是“好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因势利导,顺应天性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教育者尤其是家长应当细心地去发现“势”,精心地去“导”。今天家长的焦虑,唯恐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技不如人,唯恐被别人家的孩子超过,认为一旦被别人超过,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其实家长真正应当考虑和担忧的,不应当是孩子会不会输在了起跑线上,因为输赢从来都不会在起跑线上评判,而是要想想,孩子在跑完一万米、两万米以后会不会掉队,在10年后、20年后能不能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

一个人不被社会淘汰的关键,不是看当年上的是什么学校,不是看当年在学校考试中得了多少分,因为很多知识考完就很快被遗忘,可能很长时间甚至终生不再提及,许多书本知识可能很快就会过时——而是要想想,孩子应当成为怎样的人,孩子有没有终身学习的热情和必要的学习能力。在未来一个许许多多的人都拥有了文凭或证书的社会里,怎样才能让你的已经长大了的孩子仍具有存在的价值。

转自:思维智汇

3.《专访吴军:中国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压得太紧,而是这3大问题

该文源自公众号《青少年心理与教育 》,而它又取自公众号《爸爸真棒》。

本文来源:公众号“爸爸真棒”(ID: babazhenbang)。“爸爸真棒”是一个K12原创国际化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

很多人认为,中国教育的问题在于压孩子压得太紧,但所谓的美国精英家庭,私下里其实抓得也蛮紧的。

而如果以美国教育为参考,中国教育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改善的空间: 学得太窄,思维过于绝对,把一时成败看得太重。

在中国,没有几个人能像吴军这样,对中美顶尖教育都拥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他是清华子弟,自己也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和电子工程系,并曾在清华执教三年;2002年,他又在美国顶尖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了计算机博士学位;毕业近10年之后,他担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进入了美国教育的核心圈层;

他在走访十几所英美顶尖大学后撰写的《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更是在对比中美教育的差异后,理解大学教育的经典之作。

吴军是知名的计算机科学家,是谷歌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曾担任腾讯副总裁,并创立丰元资本,同时还是个著作颇丰的作家。这样的多重身份,让他有着科学家的严谨、实业家的视野和格局,谈起各种教育问题,能抽丝剥茧、直指靶心。

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始终把陪伴家人放在首位的好父亲,他会在“亲子时间”里关上手机,远离干扰。如今,他的大女儿被MIT录取,小女儿也在美国顶级高中就读。

前不久,在加州浓烈的阳光下,我们和吴军博士进行了3小时的对话,从家长最焦虑的“阶层固化”,到中国教育应该向美国学习什么,到父母最应该做什么……谈得非常过瘾,因为他的话一定在你的理解力之内,却永远会给你带来全新的认知和启发。

下面,我们就把其中的精华也分享给您。为方便阅读,以第一人称呈现。

“我们的教育,能打到80-90分”

现在的媒体特别喜欢比较中美教育,我认为如果要比较中美教育,就要做全面的对比,不能拿哈佛和中国的二流学校对比。美国公立学校教育现在也有很多问题,包括毕业率太低,浪费了教育资源等。

如果打分的话,我觉得可以给中国教育打80到90分。中国教育有不错的成绩,只是现在大家都在追求:能不能把这个成绩提高到95分?

为什么中国这些年追赶美国追赶得很快?

首先,我们每年都有大量的理工科毕业生;其次,虽然中国孩子互相竞争得厉害,但也是在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社会的认可。

而整个西方社会,都过分强调“结果的公平”。比如,美国现在各个地方要求说“交白卷的学生也要给50分”,因为“不要太难看”,零分就是零分,有什么好难看的?!

这一点上,其实欧洲教育的问题更大,很多人不靠自己努力,而是靠伸手来要东西。

前段时间一位斯坦福大学教授讲过这样一句话,因为他本身是非洲裔,所以他才敢这样讲:“今天的世界到了什么地步呢?我就从来没见过,自从奴隶制被废除之后,居然有那么多人还会恬不知耻地觉得——自己占有其他人的劳动是一件合法的事情。”

而中国人的“相信努力”,就是中国最大的优势,大部分人都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状况”的原动力。

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要有竞争感,但是更要有“合规的竞争”。恶性竞争只会带来毁灭。

“中国教育不在于压得太紧,而是这3大问题”

有很多人认为,中国教育的问题在于压孩子压得太紧,但正如前面所说的,所谓的美国精英家庭,不管外面怎么说,私下里其实也抓得蛮紧的。而如果以美国教育为参考,中国教育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改善的空间:

1、以“课本上教育”为主,在技能以外教得太少

即使现在提倡所谓的跨学科STEM教育,很多家长对STEM教育的认知也局限于“早点学编程”。其实STEM的重点不是学编程这样的技能,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涉及的内容则非常全面。

比如我的大女儿参加的STEM队,从高中开始每年参加比赛,得过一次全美的第一名、一次全美第三名。她们参加的STEM比赛,解决的都是“开放式”的问题,不考你会不会编程,而是让你们提出方案,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比如有一次比赛,是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美国许多基础设施是在二战后建立的,不少水管都会漏水,而要把美国的自来水管全部更换一遍,需要一万多亿美元。比赛就根据这样的背景条件,提出了一个要求:制作一个方案,能够在比较便宜又不中断供水的情况下,解决水管漏水的问题。

美国的STEM比赛,基本都是这样的综合性很强的题目。你不光需要提前去做调查研究,还要对自己的方案进行解释和介绍。

2、带着寻求“标准答案”的思路在学习

在中国的考试里,如果你不按标准答案的点来回答,就得不到分数,考试的时候,不少“聪明”的学生都在猜“标准答案”。

这个思维的害处在哪呢?

如果你是一个“追赶者”,比如说“原来的计算机是怎么做的,那我也照样做一个”,这没有问题。

但当你不再是“追赶者”,而是和人家并驾齐驱的时候,这事儿就麻烦了——你会不知道往哪儿跑。因为它(往哪儿跑)没有标准答案。

我个人认为,给孩子标准答案,是扼杀了很多中国年轻人创造力的原因之一。试想,如果做出改变人类突破的科学家们都是规规矩矩地遵循着先贤们的“标准答案”去搞科学研究,那么现代科学根本不会取得如今的辉煌成就。

人文学科也是一样,比如我们的每一道历史题都是有标准答案的,而美国的历史题常常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好的和不好的,符合逻辑的和不符合逻辑的。

所谓“坏”的答案就是直接抄来的,没有证据支持的。所谓“好”的答案,就是从事实出发、符合逻辑的结论,这些结论未必和书上讲的一致,也未必和主流历史学家看法一致。

3、把考试和一时的成败看得太重

美国学校和中国学校有一个非常大的差别,那就是美国学校给的成绩(ABCD)是学生在这一个学期里的综合表现。但是中国学校的成绩,基本就是期中、期末考试那两次。甭管你平时混得好不好,期中期末考试的时候,使劲突击突击努力努力,还能得到好成绩。

所以很多学生投机取巧。有一次我跟俞敏洪做一个论坛,底下就有一些人问学期考试的问题。我说:“你别看清华北大好像读书多么痛苦,你要想不及格,还真不容易。不及格不是惩罚平时不好好学习的人,是惩罚最后三天还不好好学习的人。”

但这种方法在美国大学根本行不通,因为期末考试的成绩,在学期成绩里往往只占20%。想要成绩好,必须一直表现都好。

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学生这一学期一贯坚持努力地学下来,知识是真的学懂了,哪怕考试会错一点,但是道理基本上都学懂了。

我们的学生呢,可能学完以后,又扔回给了老师。

如何用教育来实现阶层的流动?

1、“头部的资源,永远是有限的”

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不可能“公平”,一个是教育,一个是医疗。因为它们的头部资源永远是有限的。

比如这些年,清华、北大、交大、复旦几乎没有怎么增加招生,而报考的学生却增加了七八倍,就显得录取比例尤其低。

好大学不可能多招,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的教育永远是金字塔结构。就好比在上海,华山、瑞金医院,“对不起,就这么多病床”。

另一方面,人本身就有差异,家庭环境有差异,时间、地点这些外部条件可能也有差异……这些差异最后累计起来就会形成一个很大的差别。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你抹不平,试图把它抹平也根本没有意义。

不同的家庭的培养目标也不能一样。

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要鼓励孩子学个“一技之长”,能实现吃穿不愁。比如现在四五十岁的浙江人里有好多特别会做生意,小生意不大,但是现金流很强。上一代对他们的教育普遍就是:你自己必须有一些本事,这种本事是“贼偷不走,水冲不走,火烧不掉”的。

而对于大多数城市中产来说, “读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是主要的机会。对我们大部分市民来讲,基本到此为止了。大家都看着创业一夜暴富的神话,但创业成功率其实真的很低。不要老想所有的孩子都去当领导,一个领导配十个兵是正常的,十个领导配一个兵,这社会就垮掉了。

还有一些家庭想的是“我的孩子要比我强,要走精英道路”,就要知道这是一条特别辛苦的路。因为一方面基本技能得掌握,另一方面,领导力等这些能力你还得具备。

比如,美国的一些优秀的高中,课外活动要远比中国更看重,孩子们要在这上面花更多的时间。做课外活动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让他们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将来能够热爱生活,另一个是在竞技中培养他们的勇气,获得名次,让他们能够有一些在竞争中成功的经验。

美国的私立名校录取的具体标准,我在《大学之路》中有详细介绍,在这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先要有一个特长,再加上学业不错”,而不是像中国那样反过来,以学业为主,特长加分。

要做到“特长”,就是州一级前几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一些朋友的孩子在搞体育,这些中学生需要每天早上四五点钟起床,六点以前开始训练,八点钟和大家一起去上课。然后下午放学继续训练,周末更是要花大部分时间在训练上。

因此很多人讲美国孩子的负担一点不比中国学生轻,是有道理的。相比之下,我在中国的朋友的孩子则不会在课外活动中花那么多精力。

2、“用教育实现跃层,得一层一层的看”

“阶层突破”是一个现在大家很喜欢谈的话题,但其实这是个理工科的逻辑,有人往上走,就一定有人在往下走。社会要在稳定的前提下,才有这样一个变化。

如果把阶层的突破大致分一下类,可以分为两种,即贫困阶层通过教育进入中产阶层,以及中产阶层设法变成精英阶层。后一种要比前一种难得多。

从贫困阶层进入中产阶层,只要做到两点就可以了。

首先,父母和孩子有个一致的目标,即父母支持孩子上学,孩子自己愿意上学。中国目前高考升学率还是非常高的,除了那些不愿意读书的人,几乎所有人都能考上大学。

然后,在大学里掌握一项或几项技能。这是最立竿见影的,更重要的是,它与家庭环境、经济条件的好坏关系不大。

因此,对于底层来说,只要能认真读书,并不需要成绩那么优秀,也能完成进阶的第一步。容易完成的另一个原因是,在大部分经济发达的国家,中产阶层是数量最多的群体,因此进入到这个群体的机会较大。

但再往上走就比较难了,这是中国城市里大部分中产阶层遇到的困境。比如很多人这一代做了工程师,他可能并不希望孩子读书还只是像自己那样为了单纯的一份工作,更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进入到管理层、领导层,成为精英。就像我前面所说的,这些家庭的孩子最累,因为家长不仅要求他们书读得好,而且还要培养他们各种特长。

由于精英群体的人数少,中产阶层完成进阶的机会并不大,这是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

3、“精英背后的是见识和格局”

不过,中产阶层难以完成这一步的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思维方式限制了自己和孩子的发展。

总的来讲,我不赞同“起跑线”之说,但如果有什么起跑线的话,那就是父母的见识。当然,很难要求父母都能有见识,不过父母不断学习对孩子有非常大的好处。

父母的精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中国父母的一个可以普遍改进之处是多陪伴孩子,而不是把他们交给家里老人去带。从某种角度讲,父母把对孩子的教育完全推给学校、补习班和兴趣班,多少有些不负责任。

最后,甭管是哪个阶层的人,你想上到更高的位置,你就得在那个位置来思考,要背负更大的社会责任。

其实精英和普通人没有一个界限。这不是像以前那样按人数来衡量,更大程度上,是说你拿了那么多资源,要拿出行动来,要对世界做正向的贡献。

我在《大学之路》中介绍各个美国名校时指出,美国名校有一个共同点,即要培养对社会有巨大正面影响力的行业领袖和精英,那些人应该领导未来的美国乃至未来的世界。如果一个人进了哈佛大学,最后只满足于找一个收入还不错的编程工作,实在是浪费了一个宝贵的名额。

在中国,情况也是如此,能够进入清华和北大的人,需要多一点社会责任感。让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学校有责任,学生们自己也有责任,他们应该在学校期间完成对自己的塑造,而不只是学到一门手艺。

作为家长我们能做什么?

1、培养一个好孩子

其实,无论是穷人家的孩子,还是中产阶层的孩子、以及所谓精英的孩子,教育中都有共同的一点,也是必须重视的第一点:培养一个“好孩子”,一个乐于帮助人的人,这样的孩子最终会有很多人帮助。我希望我女儿是个好孩子,这比她成绩好不好,以后会不会“成名成家”都重要。

为什么我那么看重成为好孩子这件事呢?因为我看到了太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成才”,逼迫孩子做这做那,反而弄得孩子对读书没有兴趣,最后上了个好大学就算给家长交了差。更糟糕的是,一些孩子被逼得非常逆反,很不幸福。

实际上,对于每一个孩子,上帝都给予了他们一些天赋,靠着那些天赋,他们本就应该能过上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我敢于“放纵”孩子的另一个原因是,我相信每一个孩子也都有好奇的天性,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教育的目的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内在的欲望,让他们自觉地去学习进步。

2、成为前5%,必然是依靠热爱

读书确实是一件颇为辛苦的事情,想“快乐地学得很好”,不是没有可能,但以大部分人的智力水平或者说专注度,都是要辛苦付出后才能到达一定程度的,“过了一个坎”,才会比较好。过不了这个坎,天分再好的孩子,也会荒废。

但辛苦地学,和不喜欢硬被逼着学完全是两回事。孩子可能学得很辛苦,但是并不等于要让他很痛苦。我们常说的“快乐教育”是想要避免让孩子学得很“痛苦”,而不是想让孩子不“辛苦”,很多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偷换概念了。

而逼着孩子痛苦地学习会有什么结果?你即使让孩子看似成功,他最终也成不了一流的人才。

如果想做到某个行业前20%的话,可以靠外力去逼一逼;但如果想做到前5%,一定需要“真正喜欢”。

而要成为前5%,除了真正热爱,天赋也很重要。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家长不肯承认天赋上的差别,比如有些家长经常会说:“我们家娃很聪明就是有点粗心……”事实呢?差远了!所谓粗心,本身就是没学好,人家孩子听完课不做作业都不会粗心,你们家做了那么多题还“粗心”,这是天赋的差别。

3、如何帮孩子找到天赋

每个孩子有自己的天赋,即使兄弟姐妹,爱好也会相差很大。怎么样找到孩子独有的天赋之处?

首先,要给孩子自己尝试的机会。我的二女儿也尝试过她姐姐做的一些事情,但因为不喜欢就没有继续,不过她也慢慢找到了两个她喜欢的活动,一个是打高尔夫球,另一个是唱歌剧。我们家其他人都不唱歌,谁也没有想到她有声乐天赋——仅仅学了一年就得奖,还到卡内基音乐厅去表演。因此,孩子的天赋要靠挖掘,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去学他们不喜欢,也不擅长的东西。

其次,要给孩子留白,让他去思考。“尝试”的前提条件是一定要让孩子在学习上有弹性,让他有尝试的时间,不能用刷题把孩子的时间都占满了。比如在美国,孩子上学前8年的成绩,学校和家长都不是特别在意,因为没有太在意的必要。

最后,老师和教练的意见很重要。比如谭元元(世界顶级芭蕾舞团中唯一的华人首席演员),她父亲曾反对她练芭蕾,可老师却对她的家人说“你们不知道她的条件有多好!”后来父母将信将疑让她去试,果然很棒。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天赋虽然可能不行,但是不是再努力努力就可以了?也许可以,但总是很勉强,总是比不上有天赋的孩子。

当然,你如果没有那么强的功利心,也可以。仍然拿跳芭蕾举例子,跳芭蕾的女孩子不一定都要成为谭元元,成为刘诗诗也很好,她跳过芭蕾,气质很好,在演艺圈里也能获得成功。

最后,除了一些高精尖的行业,对大部分行业来说,我觉得90%以上的人都没有发挥出自己的天赋来。也就是说,你天赋能做到十,你才做到二三。这时候要谈的就是努力了。

所以,所谓精英,一定不会有很多。今天中国大学和中学的教育水平,比我上学时要好很多,但是精英的人数并没有因此而增加。这并非是学校所造成的,而是由人的弱点所造成的。人天性好逸恶劳,能够克服自己的惰性、终身学习的人永远是少数。

转自:爸爸真棒

二.《社会进步与教育进步》

打骂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方式,以前的时候确实不是什么大事,当事人和社会的认知也不觉得这是歧视、侮辱或人身伤害,但现在不同了。别说打骂学生,有时你瞪他一眼,他都要举报你或质问你。这是社会的进步、抑或是教育的进步,抑或是人们素质的提高,本文不探讨它们的关系。现在我们国家正全面进步,幅度之大之快前所未有,社会心理和社会认识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这期间的理论和实践的不自洽也就不难理解了。

拿教育方式和内容来说,社会正需要有活力能创新的人,学校教育无论在教学方式抑或教学内容上来看,“以本为本”的教学理念正逐渐失去其统治地位,但教学评价及升学考试若依旧因袭以往“以本为本”的教学理念(当然,课程也在顺势变革),就不适应社会发展了。所以改革势在必行,但如何改革注定也是个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事。“片追”已经得到中央红头文件的批驳,但升学当然依旧是重要的教育上的任务,如何协调诸如升学和学生素质发展的问题,走出一条可行的路来,需要学校教育实践者来摸索。好在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多给那些有创造性的、有活力的人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有能力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人即便升学这条路走不顺畅,也可以在社会上伸展自己的才华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的路来。

教育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给“逼”的,事实上现在的学校教育变革大都是被推动的结果,学校和教师主动变革以推动社会意识和观念进步的,在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缺乏支持的环境里往往遭到绞杀,而现在的社会环境在促使学校和教师进行教学变革。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