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育习惯(思维)吗?
一.陈述事实
先看事实:我给七年级每两周上一次课,上一、两次之后,学生已知道“教学模式”并在我去上课的时候表现出自动的按照“教学模式”自动进行活动了——第一个活动是“听后说”,即“小老师”在讲台上读文本上的一个简短故事,就让台下的学生依次登台复述其所听到的;第二个活动是就黑板上板书的主题让学生依次登台言说,言说的原则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亲眼所见的、听说的(即所有间接知道的包括刚在“听后说”的活动中听到的)。现在上了六次课(一个班是七次),我一进教室,学生就能自动的依照程序进行活动。
在第六(七)次课上,在“听后说”教学活动之后,我想稍稍改变一下“教学模式”,并将我的想法明示给全体学生:我们来做个实验,看看你们的学习应变能力,以前这个时候该轮到你们登台言说了,现在依然让你们登台说,但言说的内容不是讲你们的故事——原则首先是亲身经历的、然后是亲眼所见的、最后没有亲身经历也没有亲眼所见就讲听说的;现在你们登台后言说的,是我给出的问题(食物中毒的症状表现,沉迷网络的危害后果)。你们可以说不好,但说不出来依旧要站在讲台上。
我明示接下来的一列学生依次登台言说我给出的问题。现象是:三个班里,该列第一个登台言说的学生,依旧沿袭以往的惯例、讲述自己的故事或所见的故事或听说的故事。我将这个事实明示给全体学生:你们谁听出门道来了?他上来讲的符合要求吗?以前到这个时候是该讲你们自己的故事了,但我刚刚说了“要做个实验、看看你们的学习应变能力”,并且明确提出了你们的这一列(我用手示意他们)要登台回答问题。你们肯定听到我说的话了,也听明白我说了什么,但你们动脑了吗?不动脑,算是学习吗?现在他就站在这里(我示意学生注意登台言说的这第一个学生),他是习惯性思维。
二.理论分析
1.有人说,教育就是培育习惯(当然是指学习和生活的好习惯);也有人说,教育就是不能让人有任何习惯(只能根据眼前的事实认定事物作出判断),因为一旦有习惯(包括好习惯)就意味着不能客观的认识事物。
2.人的习惯,人们首先认定的是行为习惯,即对外界事物的应对模式;习惯也指思维,思维的惯性。是人的思维决定了外显的行为,虽然有人说人的行为绝大部分没有经过思维,只是一种肌肉的应激反应。
3.以“陈述事实”而论,学生六、七节课就已经熟练的掌握了一种“教学模式”,如果将它视为“一种习惯”,那么,6、7节课就能形成一种习惯。有人说一种行为有效重复21次,就能形成习惯。要知道,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如果学生的学习自动化了,那就意味着教学效率——学生学习效率的巨大提升。
4.前述的事实,既可以证实学生的学习可以自动化(形成习惯),从而大幅提升教学效率——就像洋思、杜郎口中学那样全体教师、所有学科都应用某种“教学模式”那样;也可以证实即便是好的习惯,也不是教育应该培养的东西。
5.如何看待习惯(包括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在我所在的学校里,让学生全体都参与到要探讨的主题上来,是十分艰难的事;而我的课堂上做到了这一点。如果将此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之一),那么,这种教学是成功的;如果是其他的目标呢?当有另外的评判。所以,目标是评判的标准;而目标有普遍性也由教学现实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定。
6.不管一个人如何反对习惯,他总是有自己的习惯并在习惯中生活。完全没有习惯的人是不存在的;习惯关涉过去、现在,也关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