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与数学科学
2018-12-27 10:50:31
  • 0
  • 0
  • 0
  • 0

                                                      绘画艺术与数学科学

    许久前,记不清是从央视看《哈勃二十年》到的还是从《宇宙的结构》书上看到的,说因为人们大概因哈勃拍摄的宇宙照片,其美感震撼性超乎想象,由此激发出了一种新的绘画艺术——叫“宇宙画”或什么名称的画派:那些看似毫无章法可循的、宇宙间闪耀着亮点的恒星组成的图案,具有摄人心魄的震撼力。

    艺术、美感、绘画,就这么不期而遇的与自然科学完美的统一成了同一个事物。近日,正读一本《神奇的数学》,以往认识到的绘画艺术和美感与宇宙学不期而遇的完美统一,也正一点一滴的扩大其疆域:岂止艺术只与宇宙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完美统一呢,它还跟数学科学完美的统一!

    2006年秋季20世纪被世人称为滴答杰克(Jack the Dripper)的一幅画《1948年5号》被人以1.4亿美元购买,人们惊呼如此高的售价不可思议,他的画看似谁都能挥洒一通“创作”完成,因为他那痉挛式的作画方式实在在匪夷所思,纷纷宣称“就这玩意儿,我也能画”,然后祈求摇身一变称为百万富翁。

    在1999年,俄勒冈大学的理查德.泰勒带领一批数学家对波洛克的画作进行了分析,发现他画中的一小部分放大来看,和原初的完整作品十分相似,也会呈现出一种无穷复杂的分形特质,波洛克实际上是用这种方式创造出了自然界十分钟爱的分形形状——遍布于自然界中有看似奇怪的形状,不管你如何放大这些形状,它们依旧保持着无穷的复杂性,而最了不起的一点是,这些复杂性却是建立在非常简单的数学法则之上的。分形理论向人们揭示了,即使自然界中最复杂的部分,也能通过简单的数学公式构建出来。

    波洛克自1943年开始创作分形绘画作品,早期作品的分形维度在1.45左右,而他晚期的滴画作品《蓝杆》分形维度高达1.72.心理学家对人们视为美的形状进行分析发现,分形维度在1.3到1.5之间的形状会被人们吸引,而自然界中许多形状的分形维度也大体处在这一区间。

    的确,这其中或许存在说得通的进化论道理,或许当我们的祖先在丛林中生存的时候,这些形状便已刻骨铭心的印在了我们的大脑中。又或者,就像最好的音乐总是位于乏味的激昂乐曲和随机的白色噪音这两个极端之间一样,那些形状之所以吸引我们可能也是因为它们的复杂性介于井然有序和毫无章法之间吧。

    我们所认定的美感,看似全由自己决定,其实早被规定了的;那么,道德和伦理呢?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