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格局与客观结果
2018-12-21 17:04:47
  • 0
  • 0
  • 0
  • 0

                                    主观格局与客观结果

    人的主观努力跟做事的结果未必完全契合预期,但没有主观格局的事物,如教育或教学,要有好结局的那种瞎猫碰上死耗子的幸运,也是近乎为零的小概率事件——我在一所薄弱学校里待得久了,深谙其况味。

    必须明确出来做事(教育或教学)的目标,当下的、近期的、远期的,形成一个自洽且成长的目标体系,虽然苏霍姆林斯基也早就说过,教育者越是表现得没有任何目的,他的教育活动就越能达成目的。因为,十分能达成目标、是否能解决明确出来的问题,是评判一项活动或一种教育思想是否正确、是否有意义的根据。

    教育是具有复杂结构的事物,而对于有结构的事物,系统论思想及协同论、控制论等必然发挥作用——无论你是否意识到它,它都发挥作用。这也正是一项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的有无以及是否明晰的用语言呈现给群体中的每个人,看似矛盾对立而实则又协调统一的的缘由。

    持久的考察和关注一件事物,就对它的诸多细节有敏感。此时,“细节决定成败”才有意义,因为对于毫无觉察之人谈论细节或在做事的时候关注细节,于他而言就难以理喻。他自然而然的就用这样的逻辑来评判“我不知,所以你不对”;全力以赴和全力应付,尽管外在表现形态上很相似,但内里却迥异。

    许久之前读过两本美国人写的专门研究学校教育及学校生活的书,它们都得出结论说:如果学校管理者没有诚挚的目标,不管他玩什么花样让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看起来很热闹,都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把戏而已。诚哉斯然;这让我又想起许久前读西方哲学家著作时他们著述的一句话:我对无能之辈的这类才能感到惊奇——他们总能在茫茫人海之中一眼就认出谁是他的同类,并引以为知己。

    必须明确出来你要干什么(达成什么目标),然后评判其思想和行为是否适宜,才有意义。主观格局,不是有结构事物内部的格局,但它们之间联动、且交互影响。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