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特使用人民币结算石油看美元霸权的衰落
据报道,沙特正考虑在对中国的石油交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并将人民币计价的期货合约纳入沙特石油公司计价体系。这对“石油美元”的霸权地位会造成冲击。
“石油美元”始于1973年,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引致全球再度爆发石油危机的背景下,时任美国商务部长彼得森与美国经济学家奥维斯共同提出“石油美元”的战略构想。经过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的游说,沙特作为头号产油国决定以美元作为石油出口的唯一定价货币,进而促成石油输出国组织1975年一致同意以美元定价石油产品,并将石油收益投资于美国政府债券,以换取美国的军事安全保护,“石油美元”体系也自此形成。
一种货币一旦渗透到全球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交易与结算体系,占据储备货币的主导地位,则其对普通市场主体、企业乃至各国央行而言都具有很强的持有与使用偏好引力。至于支撑体系,不外乎强大的实体经济竞争力(制造业)、全球贸易价值链延伸、柔性的商业规则与金融定价权以及密布全球的海上力量投送与打击体系,以确保该国作为全球经贸与金融体系担保人地位的稳固。
有研究认为,一国货币充当国际主导货币的周期一般为100年左右。从1944年布林顿森林协议至今,美元的霸权的红利期快到头了,即便自1973年“石油美元”的构想实施以来,至今也到了半个世纪。现实来看,石油美元的挑战来自于美国维护现存体系的成本日益增高,而作为石化能源的石油在碳排放限制的大环境下逐渐被取代已是大势所趋,随着美国在21世纪中叶很大可能不再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且多个国家的经济占全球总量超10%,必将有新的货币力量中心崛起。届时,全球最有可能出现的是三边甚至多边货币均势格局。
美国和欧盟等国对俄罗斯加码进行经济制裁,印度却没有跟进,在俄乌交战胶着的当下,印度决定购买俄罗斯的原油,且因不能使用美元和欧元,印俄决定使用本国货币“卢比——卢布”结算。无意中,这使得美元体系自行消解。